人脸支付的兴起,存在着诸多必然和偶然因素。
是二维码支付市场趋于稳定。根据机构公布的数据计算,2018年基于微信支付、支付宝的成年人人均每日交易笔数约为2.2笔/天,这表明普通消费者已经习惯使用二维码支付。
2018年末,微信支付对外公布数据,其绑卡用户数量已经突破8亿。2019年9月,支付宝则宣布其全球用户数已经突破12亿。作为后来者的云闪付App,也在2019年9月5日宣布其用户量突破2亿。这为人脸支付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较为坚实的账户基础。
其二,人脸识别技术不断成熟,消费者认知提升。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(NIST)2018年发布的成绩,全球好的人脸识别技术水平为千万分之一误报下的识别准确率接近99%。而支付宝在发布“蜻蜓”时也表明,其人脸识别99.99%金融级安全识别度。人脸识别技术已经具备在支付领域的商用能力。
在消费者认知方面,2017年9月,苹果发布FaceID,此后安卓阵营跟进。手机上的人脸识别应用,提升了人们对该技术的认知。中国支付清算协会在2016-2018年期间进行的移动支付用户调研报告显示,用户对包括人脸识别在内的生物识别技术认知,从2016年的70.6%提升到2018年的85%。
其三,政府鼓励,相关监管跟进。截至2018年年底全国已有超170个城市的政务服务支持“人脸办事”,在政务方面,政府鼓励应用人脸识别技术。诸多政务类App也在积极应用人脸识别技术,以完成实名认证。
在金融领域,2018年年初,央行发布的《中国人民银行关于优化企业开户服务的指导意见》(银发〔2017〕288号),鼓励银行积极运用技术手段提升账户审核水平,其中包括人脸识别。
央行也正在积极制定人脸支付标准,2019年5月23日,全国首笔基于央行支付标准的线下人脸支付交易在宁波完成。到10月20日,银联基于金融安全标准的“刷脸付”正式发布。
央行也看好人脸支付的发展,9月6日央行印发的《金融科技(FinTech)发展规划(2019-2021年)》中,就要求探索人脸识别线下支付安全应用,并予以规范。
其四,“码联”即将到来,巨头场景壁垒将消除。据《金融科技(FinTech)发展规划(2019-2021年)》(银发〔2019〕209号)的要求,“推动条码支付互联互通,研究制定条码支付互联互通技术标准,统一条码支付编码规则、构建条码支付互联互通技术体系,打通条码支付服务壁垒,实现不同App和商户条码标识互认互扫。”
央行副行长范一飞在第六届世界互联网大会金融科技分论坛上表示,将加快制定条码支付互联互通标准,统一监管规则,推动实现不同App和条码的互认互扫。
在“码联”即将到来之际,巨头的二维码支付场景壁垒将消除,这使得巨头有一定理由将目光转向人脸支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