过去一年多,越来越多刷脸支付设备出现在商场超市,但一月疫情让商超营业额蒙受巨大影响,刷脸支付终端的交易呈断崖式下跌,曾被期许为「支付领域的第三次革命」的技术,突然踩下来急刹车。
巨头之下大量的刷脸支付服务商和代理商。他们相信巨头开放的行业生态,让他们互利互惠,但不少代理商铺出去的设备,拿不到补贴和返款,颗粒无收的局面持续了大半年。
只有真正的服务商,才能赚到钱,但他们需要搭建技术、渠道、售后等团队,准入门槛相对较高。如果想成为一家服务商,需要有一套自研的服务系统软件和针对商户的收银系统,才能有资格申请服务商的名额,才有权成为支付宝或微信支付的行业合作伙伴,也有资格在终端设备上接入刷脸模块,并享有官方给予的政策返利,利润相对可观。
而声称自己是支付宝和微信代理商的,其实是服务商们的客户,向服务商缴纳一定的代理费,使用服务商现有的软件服务系统。获利方式,就是推广支付宝「蜻蜓」和微信「青蛙」等刷脸支付终端,赚取分润。
实际上,从去年末,陆续有代理商逃离战场。「受疫情影响,这段时间退出的人更多了,」在一些刷脸支付交流群里,越客科技CEO 周宝成看到很多代理商都在七折抛售设备,另据相关人士透露,目前至少三成转型,五成在观望。
这个行业本来就很混乱,有些代理商靠杀低价野蛮入场,让其他人都没钱可挣。但终活下来的公司,一定是赢在规模和业务上的服务商。
刷脸支付的持续脱媒让支付效率得到提升,对于用户来说,付款时不用再掏手机、钱包、银行卡,无接触是其便捷的体现。刷脸代替了指纹,预计中国刷脸支付用户规模在2019 年会达到 1.18 亿人,这一数字在 2022 年预计将突破 7. 6亿。其中,超市、便利店和商场购物这两大场景的用户占比分别为 40.2% 和 36.8%,自贩机场景紧随其后,为27.6%。
现有技术还无法仅凭对人脸的图像识别,判定用户ID。一套线下刷脸支付的完整过程,目前大多需要「人脸识别+手机辅助验证」。一旦忽略必要的信息验证,其准确度和安全性无法满足商用要求。刷脸支付届时能否取代扫码支付成为移动支付的新主流,这一问号越来越大。
目前,支付宝用户超过了 10 亿,微信支付绑卡用户超过了8 亿。试想,如果只凭刷脸,免输手机号,一比几个亿的安全系数,根本做不到。在王淞看来,国内企业把金融支付的安全性能做到 1:10万级就已经很不错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