福州焊缝探伤检测机构 液氧罐第三方检测 焊接探伤检测机构
主梁与端梁焊缝探伤(核心承载结构)
主梁、端梁是行车承受载荷的核心骨架,其焊缝(尤其是拼接缝、角接缝)易因疲劳、超载产生裂纹,需重点检测表面及内部缺陷,常用磁粉检测(MT) 和超声波检测(UT) 组合。
1. 主梁关键焊缝检测
上翼缘与腹板连接角焊缝:这是主梁受力Zui集中的部位,需 进行磁粉检测(MT),覆盖焊缝表面及两侧 15mm 热影响区。检测前清理焊渣、飞溅,表面粗糙度≤Ra25μm,采用湿磁粉法(磁粉浓度 10-20g/L)配合磁轭交叉磁化,重点排查 “疲劳裂纹”—— 这类裂纹多沿焊缝长度方向分布,磁痕呈线性、边缘尖锐,任何长度的裂纹均需标记返修(如打磨后补焊,返修后重新探伤)。
主梁拼接焊缝(纵向 / 横向):纵向拼接缝(主梁长度方向)需 超声波检测(UT),横向拼接缝(主梁与端梁连接端)按 50% 比例抽检。采用纵波直(检测内部夹渣、未焊透)和斜(K 值 2.0-2.5,检测内部裂纹、层间未熔合),按 NB/T 47013-2015 标准执行,合格等级为 Ⅱ 级 —— 不允许存在裂纹、未焊透,内部夹渣单个面积≤100mm²,密集夹渣(每 100mm 长度内)≤3 个。
主梁下翼缘焊缝:若行车用于吊运熔融金属(如钢水包),下翼缘焊缝需额外增加射线检测(RT),抽检比例≥20%,重点排查 “根部未焊透”(底片上呈连续黑色条状影像),避免载荷过大时焊缝根部开裂。
2. 端梁与主梁连接焊缝检测
端梁与主梁的 “T 型接头焊缝” 需进行 MT 和 UT 检测:MT 检测表面及近表面裂纹(尤其是端梁受扭导致的焊缝边缘裂纹),UT 检测焊缝内部未熔合(端梁腹板与主梁翼缘的连接部位易出现)。检测时需注意焊缝过渡区 —— 若过渡不光滑(存在台阶),需打磨至平缓,防止应力集中加剧缺陷扩展。
,液氧罐焊缝探伤检测机构。

常用检测标准:
GB/T 11345-2013 焊缝无损检测 超声检测 技术、检测等级和评定
GB/T 无损检测 磁粉检测
JB/T 6061-2007 无损检测 焊缝磁粉检测
GB/T 无损检测 渗透检测
GB/T 9443-2007 铸钢件渗透检测
GB/T 12604.6-2008 无损检测 术语 涡流检测
GB/T 28705-2012 无损检测 脉冲涡流检测方法
SH/T 3545-2011 石油化工管道无损检测标准
SY/T 4120-2012 高含硫化田钢质管道环焊缝射线检测
,福州液氧罐焊缝探伤检测。

焊接结构件焊缝:如压力容器简体纵环缝(表面裂纹排查)、钢结构厂房梁柱角焊缝(表面未熔合检测)、起重机主梁上翼缘与腹板连接角焊缝(疲劳裂纹检测),需 覆盖焊缝表面及热影响区。
轴类 / 轮盘类零件:如电机轴、齿轮轴(表面疲劳裂纹)、车轮轮毂(踏面接触疲劳裂纹)、法兰盘(密封面裂纹),检测时需转动工件,确保全周表面无遗漏。
安全关键件:如起重机吊钩、电梯曳引轮、锅炉安全阀阀芯,这类零件一旦表面裂纹扩展,可能引发安全事故,需定期用 MT 检测表面完整性。
4. 按行业领域:传统重工业与装备制造
工程机械行业:挖掘机、起重机的车架焊缝(表面裂纹)、液压油缸缸体(碳钢材质,表面划伤及裂纹)。
石油化业:碳钢管道焊缝(表面裂纹)、储罐罐壁角焊缝(边缘板与罐壁连接焊缝的表面缺陷)。
电力行业:汽轮机转子轴颈(表面疲劳裂纹)、锅炉水冷壁管焊缝(表面裂纹)。
汽车制造行业:汽车车架焊缝(碳钢材质,表面未熔合)、发动机曲轴(铸铁材质,表面裂纹)。